焦點
-
AMD RDNA 2架構展現強大威能,新一代3A平台打造最強主機
AMD的處理器有多香,相信大家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深刻的體會到了,而今年隨著全新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的推出,顯示卡產品線也是飄來陣陣的香氣,身為目前唯一能同時提供高效能CPU與GPU的廠商,AMD全新的RDNA 2架構讓剛推出的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提供超越RTX 30系列的4K遊戲效能,搭配提供全球最快的遊戲效能的Ryzen 5000系列,雙強聯手打造「最強主機」。 除了硬體架構帶來顯著的效能提升之外,AMD在軟體層面也有新增不少功能,並藉著自家同時擁有處理器和顯示卡的製造技術,針對主機板、處理器與顯示卡之間做出技術統合,除了能夠讓開發商打造出視覺更震撼的畫面效果,也能替玩家在激烈的遊戲對戰中獲得更流暢的體驗。 針對這些嶄新特色功能,AMD也在日前舉辦了線上說明會,希望能夠讓玩家更深入了解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以及新一代3A平台所帶來的魅力 本次的說明會是由AMD 首席遊戲架構師Frank Azor主講。 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在上市之後可以說是好評不斷,從11月18號Radeon RX 6800、Radeon 6800 XT解禁開賣之後,就不斷的收穫全球各家媒體盛讚與獎項,截至會議當天,已經累積超過100個獎項,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加中。 RX 6000系列能收穫這麼多專業媒體的芳心的原因在於顯示卡實現了5大遊戲體驗要點:高FPS值、低延遲、高解析度、高畫質以及廣泛的支援性,如果與上一代的Radeon RX 5700XT顯示卡相比,今年最高階Radeon RX 6900XT在部分遊戲的效能表現上可以達到2.2倍以上的提升,每瓦的平均效能也達到65%之多,成長幅度相當可觀。 接下來,說明會也分三個段落來做介紹,分別為:效能表現、視覺觀感、遊戲體驗。 首先在效能表現部分,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在1440P解析度下即使是目前最入門Radeon RX 6800也能在《APEX》、《鬥陣特工》、《絕地求生》、《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取得144 FPS以上的成績。 當然玩家如果想體驗4K解析度的遊戲也不是問題,在像是《大地長征5》、《時空裂隙開拓者》、《魔獸世界:暗影之境》中Radeon RX 6000全系列都能有著60以上的流暢FPS值。 能夠實現如此表現除了有賴於RDNA 2架構和Infinity Cache技術之外,高達16GB的GDDR6更是一大重點,畢竟下一個時代的遊戲體積只會越來越大,對顯示記憶體的要求也會愈加嚴苛,如果連最基本的顯示記憶體都不夠的話,別說體驗了,有的遊戲甚至連畫質選項都會因此「封印」起來。 AMD在遊戲開發套件的支援性上,能夠支援微軟的DirectX 12 Ultimate、Vulkan等開發套件,並同時也推出自家的FidelityFX,讓遊戲不光之只是實現光追功能而已,還能強化陰影表現、提升畫面對比度等,帶來更加栩栩如生的畫面效果。 一般來說,遊戲體驗的好壞在於畫面延遲,也就是畫面的順暢度、玩家操作的即時性等,大部分的廠商在處理這部分的體驗時,主要就是不斷拔高遊戲的FPS值,然而FPS固然重要,但超過螢幕所能表現的FPS值並不會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還會因為畫面撕裂、破圖而造成反效果。 既然FPS值不能無止盡的拉高,那就得從其他方面著手,AMD在遊戲延遲的問題上採用多管齊下的策略,利用FreeSync技術讓遊戲畫面和螢幕畫面同步,搭配Radeon Anti-Lag、Radeon Boost減少遊戲輸入和顯示卡在畫面更新方面延遲,讓玩家不管是使用什麼樣的配備,都能夠在RX 6000系列顯示卡的幫助之下,獲得最即時的遊戲體驗。 當然了,要確保遊戲體驗能夠順暢,最根本的就是要讓顯示卡在最適宜的環境下運作,所以RX 6000顯示卡的主機板在整體的電路設計上也是相當考究,使用上16相供電來提供穩定的電流外,還在14層的PCB版中加入4層2盎司的銅板來加快散熱,讓顯示卡能夠在高壓下不因熱力而降頻,也為超頻加入更多可能。 提到了超頻,不同於對手,AMD可是特別為顯示卡提供了「合法超頻」的管道,玩家只要透過AMD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同步程式就能實現進一步強化效能的夢想。 在程式中,玩家可以一鍵實現遊戲最佳化,並時時監測系統的各式資訊,想要體驗超頻但又不會超頻的玩家,程式也提供了「Rage Mode」狂暴模式,讓玩家進行一鍵超頻,至於手動能力強的玩家,程式更是提供了豐富的選項讓玩家去盡量操、隨意調,而且一切都在保固的保障範圍。 此外這套同步程式能做到可不僅止於調整顯示卡參數,AMD也為其添加了許多貼心和時下最流行的功能,像是直播、遠端串流等功能,而且在使用上程式完全不需要特別註冊帳號,讓使用更加便利。 最後在效能提升的上,AMD打通了處理器、主機板和顯示卡之間的屏障,開發出了「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SAM),能夠讓處理器透過PCIe 4.0通道直接存取顯示卡的記憶體,大幅度減低資料交換上延遲,增加處理器和顯示卡的運算效率,達到效能提升的效果。 從這一次的線上說明會相信大家可以看到AMD不僅在顯示卡的硬體架構上展現強大實力,也在軟體與自家產品系列下足了功夫,從玩家在乎的遊戲畫質、操作體驗到開發商需要的研發工具,AMD這一次可真的是都做出了充分的準備,藉著新一代3A平台制霸硬體架構,軟硬整合為玩家開創全新的遊戲世代!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暴雪釋出《暗黑破壞神IV》最新開發者情報,帶你看發布至今以來的所有遊戲開發進度!
暴雪在2019年11月1日的Blizzcon上發表了《暗黑破壞神IV》,如今時隔一年,在2020年歲末年終,暴雪釋出了本年度最後一次開發者情報,本次《暗黑破壞神IV》重點主要聚焦於玩家在擊殺怪物後所獲得的裝備掉落物將會有什麼特色,以及建構方面的人物點數與技能點將會有什麼不一樣的花樣。 這次暴雪每隔一個季度,就向玩家們報告目前《暗黑破壞神IV》的開發進度,但即使如此,跳票一直是暴雪的傳統,於是從1代就入坑的小編整理了從Blizzcon 2019至今所發布的《暗黑破壞神IV》開發者情報,讓各位玩家一次總覽。(再讓我等十年試試看啊……) Blizzcon 2019發布了《暗黑破壞神IV》的預告動畫、遊戲畫面短片,從一代以降,一直只聞人名不見其人的莉莉絲終於登場,也就是各位玩家所扮演的涅法雷姆之母,然而精美的動畫之下(被遊戲耽誤的動畫公司,誤),又宣告了哪些遊戲特色呢? 《暗黑破壞神IV》這次突破傳統,以開放世界的遊戲性,來讓玩家能夠以任何順序在5個區域裡展開冒險,並在主線劇情外加入了許多支線劇情,即使通關後也能回過頭來解開支線任務的謎底,並且在多人組隊上,不再像以往最多只能8人遊戲房間的模式,不過最多還是跟3代一樣只能4人組隊,但加入了類似2代地表暗黑破壞神的公開事件與擊殺世界頭目、探索城鎮社交中心等MMORPG的特色。 而在劇情通關之後,開發群計畫了幾項系統給玩家,目前已知為秘鑰地城,是一個類似3代宏偉秘境的區域,玩家們可靠著地圖中的怪物來獲得地城的入場券,進而蒐集更多寶物。 還有一個有趣的特點是,相信玩家們都記得光榮的真三國無雙系列,其中的擊敗兵長來佔據據點的特色也被放在遊戲當中,玩家們將可以在《暗黑破壞神IV》中肅清區域威脅,佔領營地之後轉化為我方的哨站,並能出現傳送點和友方NPC。 更值得一提的是,從1代到3代都沒有開放坐騎使用,唯一能沾得上邊的只有3代的聖教軍,但也只有幾秒可以使用,大不了依靠套裝加成,能達到幾乎無限的坐騎騎乘。 在《暗黑破壞神IV》中,玩家們與NPC互動過程中,將會拉近鏡頭,並透過一系列的動畫來傳達對話重點,針對更重要的劇情,NPC將會有更獨特的表現方式,而在過場動畫上,《暗黑破壞神IV》運用了即時運算過場動畫(RTC),讓敘事變得更像是在看電影,而運用這項技術的優點在於,即使在過場動畫中,玩家們的角色,也將會啟動紙娃娃系統,解析度與貼圖品質也會符合玩家們的設定,讓過場畫面與遊戲畫面無縫接軌。 而2020年的2月第1次開發者情報者指出,暴雪本次同時開發了《暗黑破壞神IV》PC與遊戲主機版本,甚至開放讓PC版玩家使用手把來遊玩,至於那經典的位於螢幕中央下方的快捷列與血球、能量球(3代之後不僅僅只有mana設定,故此稱之)UI介面也延續傳統,但主機版本將會預設於螢幕的左下角顯示,PC玩家則可以在角落或中間兩個位置做選擇,人物欄與物品欄則整合了1代到3代的特點,一樣都在將物品放在格子裡面。 職業方面回歸到2代的設計,目前5個職業中已知開放的3個職業,分別為從2代就延續至今的野蠻人、重新復出的魔法使(就是2代的法師)與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德魯伊,野蠻人將可以同時配備4種武器,玩家們可以自行選擇所對應的技能(好像有點類似像2代的用W切換主副武器欄位,雙持之下就變4把武器了),其他職業也將會有類似的專屬機制,比方說,魔法使將會有附魔系統,該系統立基於技能之上,要是附了魔之後就不能控制該技能,但能獲得其加成的屬性。 技能方面,也不再是3代的綁定流派組,而是回歸2代的技能樹設計,並且分做主動技能區與被動技能區,甚至加入了天賦樹的設定,人物也能分配點數素質,並且人物素質點數將和技能、天賦樹息息相關,在獲得足夠的對應屬性之後,將會激發某些額外效果,來擴大可玩性與獨特性。(可是隔壁棚流亡黯道有超過1300種的天賦技能組合欸……) 在3代以前,物品掉落分成4種:白色普通->藍色魔法->金色稀有->橘色傳奇/綠色套裝,但在3代資料片《奪魂之鐮》後,加入了遠古及遠古洪荒品質的裝備物品,但在《暗黑破壞神IV》,將延續3代以前的物品品質模式,並加入遠古、秘傳兩種更高級別的物品。 然而在《暗黑破壞神IV》中,玩家擊殺怪物後所獲得藍色的魔法物品再也不是垃圾了,藍色的魔法品質物品將可以擁有遊戲中最強大的詞綴,金色稀有物品可以擁有5項屬性,傳奇則有4個常規與1個傳奇詞綴,再也不是3代套裝破壞神了,另外在裝備上新增了先祖力量、天使力量、惡魔力量的詞綴屬性。(有一種回到2代的感覺,殘忍詞綴系列武器之類等等的)。 在武器各類別的使用上也將更壁壘分明,在武器及盾牌的使用感覺,加強了物理特性、擊打效果,例如,在單手與雙手武器或單手劍與狼牙棒的攻速差異,將會更加明顯。 而2代之所以這麼被人所傳誦的原因,很大一部份來自於符文系統,在33個符文與具插槽的裝備搭配之下獲得了更大的遊戲性,然而這次《暗黑破壞神IV》也將再度把符文系統給帶回來,並分成2個類型:條件符文與效果符文,除了符文配方之外,只要各鑲入條件、效果各一個符文,就能創造出專屬的獨特傳說能力。 小編身為從1代就入坑的老玩家,雖然玩3代時也是每天幹譙,不過還是每一賽季更新就回去玩......,而且就算3代崩壞成這樣,4代消息出來,小編還是真香的時時在關注,只希望不要再等十年啊!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Intel Rocket Lake-S i5-11400測試數據現身,火箭最快於明年1月發射?!
隨著Intel第11代桌上型處理器Rocket Lake-S的發布時程越來越接近,相關洩漏消息就越來越多,日前我們才看到Rocket Lake-S的相關規格與i7-11700K的跑分測試,其數據結果顯示採用全新大小核架構的Rocket Lake-S雖然依然是14nm製程,但成績已經相當接近同樣為8C/16T的對手AMD Ryzen 7 5800X。 而在日前,中階級i5-11400的相關跑分數據也現身於SiSoftware中,從圖中可以看到,i5-11400測試總得分來到646.07 Mpix/s,與同樣6C/12T對手Ryzen 5 5600X的885.24 Mpix/s相比,看似還有一大段差距,但主要是因為i5-10400全程以2.6 GHz鎖頻在測試(推測可能是工程版本的緣故),實際發售版本肯定會遠大於這個成績。 回到規格來看,i5-11400基本時脈為2.6 GHz,Boost時脈來到4.4 GHz,先前爆料的規格完全一致,看來這次Rocket Lake-S的陣容可以說是大致確定,而更重要發布時間,官方雖然表示會在明年Q1推出,不過據外媒透漏,很有可能在明年1月就會發布。 但其實也不會太意外,畢竟在Rocket Lake-S推出後,官方就打算在同年下半年接著上第12代Alder Lake-S,不但同樣採用了全新大小核架構,更是終於擺脫了14nm製程來到了10nm,相信是大多數玩家所期待的處理器之一,但對於注定短命的Rocket Lake-S來說,不早點在1月就登場,只會顯得越來越尷尬。 2021是個相當值得期待的一年,在年初就有桌上型顯示卡、筆記型電腦之戰,現在Rocket Lake-S可能也會加入戰局,究竟這台火箭能不能撼動Ryzen 5000系列的王者寶座呢?還是要繼續等到12代Alder Lake-S才能絕地反攻?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威剛XPG SPECTRIX D50 DDR4-3600 16GB套裝RGB實測開箱,炫光迷戀白玩家級超頻記憶體模組!
最近的NVIDIA GeForce RTX 40系列與AMD Radeon RX 7000系列顯示卡接連的登場,加上Intel第13代與AMD Ryzen 7000系列處理器的推出,相信許多玩家應該都摩拳擦掌地準備更換設備或是乾脆藉機重新打造出一台新主機吧!更不用說近期的白色力量當道,想要入主白色世代當然也要有對應的各零組件來因應,看準這樣商機的廠商可不少,身為電競品牌主流之一的「XPG」,也在SPECTRIX D50記憶體系列中推出新的「迷戀白」版本,想組建白色純白風主機的玩家可就絕不能錯過。 威剛XPG SPECTRIX D50系列記憶體模組,其簡單大方的方正外型搭配三角形的RGB燈條設計,讓它在眾多狂暴外型的電競記憶體中顯得特別的清新脫俗。而這次入手的版本也同樣是D50系列的一員,但是改成了幾何幻光的白色系風格,整個質感可以說與「銀河灰」(鐵灰色版)完全不同了。 新推出的迷戀白版本在外觀上同樣繼承D50系列的特色,記憶體上覆蓋的厚達1.95mm金屬散熱鎧甲在材質上也做了些差異,相較於先前比較沉穩的灰色+髮絲紋設計的風格,白色版本則將換成了磨砂處理,整體的視覺風格瞬間變得相當輕盈,這也與把它拿在手上的紮實份量成了鮮明的對比(稱讚意味)。 小編這次入手的這款白色版SPECTRIX D50是系列中的DDR4-3600規格,相較於DDR4-3200版本來說算是高一階的版本,接著就來瞧瞧上機實測的效能表現吧!順便也看看配上白色記憶體之後的獨特魅力有沒有更加提升呢? 這次選用的測試硬體是以Intel Core i9-10900KF搭配ROG MAXIMUS XII FORMULA主機板來進行測試,詳細的硬體規格如下: 主機板:ROG MAXIMUS XII FORMULA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F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迷戀白DDR4-3600MHz x2(共16GB) SSD:XPG Gammix S50 Lite M.2 PCIe 4.0 SSD 顯示卡: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70 8GB GDDR6 電源供應器:Mistel MX850 850W 從CPU-Z的資料可以看到小編手中D50記憶體在預設的頻率上為3600MHz,CL值為18-20-20-42,而從Thaiphoon所讀取到場資訊上可以看到記憶體的顆粒是由SK海力士所提供的17nm製程D-Die。 這款 SPECTRIX D50迷戀白採用的是SK海力士的D-Die,理論上是能夠有著不錯的超頻潛質,基於此小編也順手簡單在BIOS調整電壓和時序之後就能輕鬆上到DDR4-3900了,有興趣的玩家可以挑戰繼續往上超。 下面也提供拉高到DDR4-3900的測試結果,從數據上可以看到相比原本的DDR4-3600在AIDIA 64的讀寫成績也從51,121 /51,298 MB/s提升到52,133 /55,300 MB/s,另外在MaxxMem的部分也從原本32.76提升到33.24 GByte/s,算是都有小幅的提升。 XPG為自家的SPECTRIX D50 記憶體所新增的迷戀白在外觀上雖然和銀河灰幾乎相同,但藉由新的配色和表面處理反而在視覺上產生的不一樣的魅力,給人一種輕盈典雅的感覺,而在其外殼之下,則維持了一款電競記憶體的紮實規格和性能,讓玩家的主機內在與外在的表現能夠相得益彰。 廠商名稱:ADATA - XPG -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309-30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負面聲浪太大!CD PROJEKT RED為《電馭叛客2077》災情道歉,並開放PS4、Xbox One玩家退款
備受玩家期待的年度大作之一《電馭叛客2077》,在歷經3次跳票後終於在這個月10號上市,這款第一人稱開放世界RPG遊戲的行銷方式可以說是相當成功,自2019 E3發布後話題就不間斷,而光是數位預購的銷量就已經打平《電馭叛客2077》的開發、行銷成本,可見有相當多玩家在期待這款遊戲。 不過隨著遊戲上市後,其龐大的銷量也帶著龐大的Bug而來,尤其在Xbox One與PS4平台的災情可以說是相當慘重,貼圖無法即時顯示、消失NPC、穿模等等都還只是小問題,不少玩家更是頻繁出現嚴重掉FPS甚至遊戲崩潰的狀況,即便官方有釋出更新檔,但似乎還是沒有解決這些重大Bug,在Metacritic的玩家評分上,Xbox One版僅得到4.0分而PS4版更是只有2.9分(PC版則是7.0分)。 雖然先前官方CD PROJEKT RED就表示會盡全力來修復遊戲,但或許是負面聲浪實在太龐大,在昨日CD PROJEKT RED發表最新聲明,表示讓玩家得到這一系列糟糕的遊玩體驗感到抱歉,承諾會持續修復Bug與遊戲崩潰問題,接下來7天內還有一次更新,而之後更有兩次大更新,這兩次大更新將針對PS4、Xbox One的問題來修正,不過得耐心等到明年1、2月。 此外CD PROJEKT RED也希望玩家們能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但若真的無法接受,CD PROJEKT RED也開放PS4、Xbox One版本的玩家退費,數位板的玩家可向PSN、Xbox Store申請退款、而實體版的玩家則可向購買商家退貨。 pic.twitter.com/jtF5WKCiro— Cyberpunk 2077 (@CyberpunkGame) December 14, 2020 這次的災情會引起如此大的反彈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電馭叛客2077》本來就是在PS4、Xbox One、PC開發,中間多次的延期的理由之一也是為了更加優化舊世代的家機(即PS4、Xbox One),讓玩家們多等待了將近8個月的時間,卻依然給出這樣的淒慘遊戲品質,即便遊戲本身有再好的遊戲劇情、遊玩方式,玩家們也無法完整體驗,相當可惜,希望CD PROJEKT RED能盡早解決這些災情來挽回玩家們的心。(雖然光開賣2天的收益就已經賺回研發成本了,但總得有基本品質才行咩...)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昨晚Youtube、Gmail又掛了,全球叫苦連天!帶你快速回顧Google10年來的大災難
昨天(14日)晚上8點左右,小編當時正在用可憐的2M頻寬在雲端硬碟上下載7.8G大容量怪物的檔案,當下載條跑到7.5G時,突然出現下載失敗,不小心爆了粗口,狂刷F5重新整理也都無聲無息,後來上到臉書才發現,原來是整個Google的相關服務都掛點了,包含Youtube、Gmail等等幾乎需要使用Google帳號登入的都掛了,而在Google故障期間,在Chrome無痕模式下,可以正常進入Youtube和Gmail的官網畫面,但依舊無法使用Google帳號登入。 在約莫是晚上8點半左右,Google相關服務總算恢復正常,但整起故障的詳細原因仍不清楚,Google也還沒發表相關回應,至於小編的7.8G大容量怪物,一直下載到9點半才好……(哭啊)。 然而,一直十分穩定的Google服務其實也不是第一次發生故障了,以Google服務的全球使用者涵蓋率,每當發生故障,除了造成全球網路一般使用者的哀鴻遍野外,在世界經濟的損失上恐怕將以數十億計算,而小編也整理了這10年來Google曾經發生過的大範圍故障。 當天在台灣時間06:50至06:55之間,Google發生故障事件,搜尋引擎、雲端硬碟、電子信箱等服務都受到影響,而在這短短的5分鐘內,竟然導致全球網路流量暴跌40%。 這次故障原因,Google一樣沒有說明,但據傳是軟體出包所導致,影響了包含Gmail等眾多需要登入Google的服務軟體,故障時間約長達25分鐘。 本次有高達8項的Google服務出現故障,Google Drive、Google Talk、Google Calendar、Gmail、Google Sites、Google Groups、Admin console與Google Hangouts等全部中標,然而以Google Drive雲端硬碟服務故障時間最長。 Google Drive是Google在2012年4月所推出的雲端硬碟服務,並提供5GB的免費空間,而在2013年也曾經發生過單單Google Drive故障2.5小時的災情。 一樣還是需要登入帳號的Google服務出了問題,但這次災情主要聚焦在Gmail和Google Drive上,根據當時Outage.Report的統計,Google使用者在主動回報Gmail異常的訊息就超過4,000筆,而發生災情的地區大多分布在亞洲與美洲國家。 除去昨天的故障,本次Google故障所導致的全球網路災難就發生在4個月前,使用者在登入、附加檔案的功能上都出現無法操作的狀況,部分使用者雖然仍可登入,但依舊在附加功能的服務上出現異常,故障時間更甚至超過3個小時。 災難、災難,從沒有記載的神話到有史實根據的歷史書上,洪水、旱災、地震等等,甚至有可能還有來自太空的毀滅性災難—隕石,而這些都將造成無法磨滅的慘痛結果,恐怕還將會造成生物滅絕。(幹話XD) 然而如今數位化時代開啟,在網路服務市占率上高居榜首的Google,只要一個5分鐘的小零星故障,就有可能引起無法預測的蝴蝶效應,如今看來有可能只是經濟上等等無關人身安全的網路災難,但在更之後、更蓬勃巔峰的數位時代,以小編的判斷,Google這塊招牌只會越擦越亮,也因此將會有更多支撐數位時代的產物出現,那到時會不會產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災難呢?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AMD RDNA2架構說明會,更多CU運算單元與強大Infinity Cache、SAM技術加持,打造最強大的顯示卡
自從10/29凌晨,AMD正式公布了RNDA 2架構的Radeon RX 6900XT、6800XT以及6800這三款最新的顯示卡開始,就等於開啟了新一代顯示卡市場的戰局,即便後續才正式推出這三款顯示卡,也成功地引起了玩家的注目焦點,除了能夠承接先前推出的5700XT、5600XT等版本之外,也讓玩家在購買顯示卡遊玩遊戲之時能夠有另一陣營的選擇性,當然這也是AMD除了推出新一代Ryzen 5000處理器之後,完整佈建新3A平台的另一項重點。 隨著Radeon RX 6900 XT的正式登場,除了完整了AMD對遊戲顯示卡市場的佈局外,也算是做好跟對手在旗艦版本的對決準備,從站上的中數據對比,可以發現這款RX 6900 XT的強大之處,有鑑於此,AMD也舉辦了一場小型媒體專訪會,針對RNDA 2架構做了一番詳細的解析,特別邀請到AMD Radeon繪圖技術事業群工程部全球資深副總裁王啟尚(David Wang)先生來主講,以超過25年的繪圖與晶片工程相關經驗以及當初一手締造GCN架構、並主導新一代RDNA 2架構設計,來跟玩家分享並解答有關新架構的細節。 這裡小編也做一下整理,方便大家更了解RDNA 2的特色。 透過會中的簡報可以了解更多RDNA 2架構的特色,基本上包括透過更多的Compute Units(CU)運算單元來實現提升顯示卡更高效能的目的,並且加入了突破性的Infinity Cache技術,可以較傳統方式翻倍提升頻寬效能及降低延遲、但功耗更低,除了讓整體效能可以較前一代產品提升2倍之外,功耗方面仍能保持300W(優化了超過50%的每瓦性能)。 全新的RDNA2架構支援DirectX 12 Ultimate、Sampler Feedback、DirectStroage API、Mesh Shaders、DirectX RayTracing等技術,而且透過在運算單元中嵌入了Ray Accelerator,因此,越多的運算單元也代表更強的光追效能,隨著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光追遊戲將會針對RDNA 2架構進行優化,所以AMD在光追效能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這部分玩家之後應該都會陸續體驗到。 而RDNA 2架構的另一強大武器Smart Access Memory(SAM)則是基於PCIe標準和Resizable BAR的功能,可通過深入驗證以及平台優化進行開發,在其他平台上實現Re-BAR同時提高遊戲效能並沒有技術上的限制。對於玩家來說,只要選擇建構成新一代的3A平台,透過最新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以及AMD 500晶片組主機板,就能夠打造更強大的效能表現。 下面小編也將簡報內容截圖如下,提供大家做參考: 相信透過上面的簡報內容,玩家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AMD新一代RDNA 2架構的諸多特色,除了提供更多的CU來強化顯示卡效能之外,透過128MB Infinity Cache以及內建的256Gb GDDR6記憶體來提升整體的效能也是這一波的Radeon RX 6000顯示卡的特點,至於光追部分,也在這一代加入了Ray Accelerator,這在後續遊戲廠商陸續加入支援後,應該有很大空間可以追上對手,另外再加上Smart Access Memory(SAM)這項黑科技之後,也讓新3A架構的強勢力更加猛烈,只能說CPU已經在缺貨了、這下顯示卡搶得更兇了! 看來,在David Wang的帶領下,接下來的AMD Radeon系列將會有更多驚喜等著玩家,不禁令人開始期待RDNA 3會是怎樣的一個強大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Intel準備發射更加強大的火箭?!Rocket Lake-S最高時脈來到5.3 GHz
一向在單核效能有優勢的Intel,在今年被蘇媽的Ryzen 5000系列以Cinebench突破600分的單核成績完全輾壓在地,相信讓不少玩家就此投向AMD的懷抱,而面對如此慘況的Intel,也不得不加緊腳步,在先前官方就先釋出了第11代CPU Rocket Lake-S的相關細節,讓I粉們先解解饞來降低出走潮。 Rocket Lake-S雖然與現款10代的Comet Lake-S同為14nm製程,不過已經擺脫了Skylake採用了全新Cypress Cove大小核架構,並搭載加強版的XeGPU、PCIe 4.0、記憶體頻寬提升至DDR4-3200 MHz(終於跟上對手腳步了)。 既然在支援性方面可以說是已經與對手齊平,相信許多玩家就會將焦點放回CPU本身,究竟在全新架構下,效能是否能再有所提升與香味四溢的Ryzen 5000系列一拚高下。 而在先前,Geekbench曝光了Rocket Lake-S與Ryzen 7 5800X的效能比較,驚人的是,Rocket Lake-S在跑分成績上,僅以單核1645分、多核9783分略輸Ryzen 7 5800X的單核1688分、多核10122分,在兩方皆為8C/16T的情況下,14nm的Rocket Lake-S能與7nm的Ryzen 7 5800X一拚可以說是相當驚人,想必Intel已經把14nm發揮到淋漓盡致了,不過這個成績是以5.0 GHz時脈所測得,可能還不是Rocket Lake-S的全部實力。 根據最新消息,推特網友曝光了Rocket Lake-S時脈規格,可以看到8C/16T的i9 11900K在單核Boost時脈與10900K相同來到了5.3 GHz,而在Geekbench上5.0 GHz 8C/16T的Rocket Lake-S應該就是i7 11700K,也證明了這顆火箭的能耐果然不只如此。 Seems OK https://t.co/vvpMiSgoxE pic.twitter.com/WKBzhbYcH7— 포시포시 (@harukaze5719) December 12, 2020 雖然14nm的Rocket Lake-S能有這樣的效能已經是相當驚人,但陣容上卻依然是有些欠缺,要知道即便5.3GHz的i9 11900K或許能略贏Ryzen 7 5800X,但再上去還有更強大的Ryzen 9 5900X、5950X,這兩顆CPU前者12C/24T後者16C/32T,除非Intel還有藏著秘密黑科技,否則只有8C/16T的11900K想要一戰幾乎是不可能(難道又只拚單核效能?)。 總而言之,明年Q1的11代Rocket Lake-S是可以期待的,不過在看到Rocket Lake-S的進步後,更令玩家們注目的應該會是預計下半年登場的Alder Lake-S,在全新10nm(終於不再是14nm了) Golden Cove+Gracemont架構下,還會再提升多少效能?能否奪回CPU王者寶座?小編拭目以待。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Intel Sapphire Rapids Xeon實體流出?LGA4677架構搭DDR5與PCIe 5.0?
只能說Intel不只桌上型處理器將可能改變策略加快推出預計計畫中的版本之外,連伺服器市場在面臨AMD的壓力下也得加快腳步將原本打算放後面的幾款版本都提前登場以因應對手的強大氣勢狂潮,隨著11代桌上版Rocket Lake即將在不久之後與玩家見面外,從外媒流出的Sapphire Rapids CPU工程樣品圖可以看到實體的CPU樣貌。 除了採用Golden Cove核心外,也支援如AMX、AVX512_B16、AVX512_VP以及2INTERSECT指令集等,對應的也會是下一代的DDR5記憶體與更新一版的PCIe 5.0架構(好吧!PCIe 4.0還沒開始支援咧XD),至於Spec code為QTQ2、核心時脈為2GHz,預計將會在2021下半年登場。 由ServeTheHome論壇成員111alan洩漏的LGA4677架構的Sapphire Rapids Xeon實體圖,有別於Ice Lake-SP的LGA4189,看起來這款Sapphire Rapids Xeon顯然更大了些,從圖上看來像是兩顆Xeon併在一起的樣子,類似先前Cascade Lake-SP設計,不過這款Sapphire Rapids Xeon是採用了10nm SuperFin製程,搭配新的LGA4677插槽,到時候又是一波新的換機了。 只不過,光是要靠Ice Lake、Sapphire Radips來作為2021年的救場之星恐怕還有待時間驗證,即便後面還有Cooper Lake,對於對手不論是桌上型已經邁入7nm成熟期以及EPYC處理器的擠壓下,Intel要是沒有更具威脅力的大殺器推出,恐怕過了2021年之後想要與對手競爭會更顯辛苦。 至於更後面還有已經排在Roadmap的Emerald Rapids、Granite Rapids、Sierra Forest AP、Diamond Rapids等等,可能要看AMD怎麼出招才能看到更明確的Intel布局,對消費者來說,這些偏企業用的處理器版本不是主要的關心,桌上型版本可以快點出、然後製程可以提升,不要再繼續擠牙膏就是最大的改進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舊用戶們有福了!ASRock為X370主機板釋出新Alpha BIOS,支援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
今年可以說是AMD重返榮耀的一年,全新的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不但能與對手RTX 30一拚,在另一方面,搭載Zen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更是強勢登上霸主寶座,讓玩家們相當振奮,一上市就造成熱烈回響,至今都還無貨可買(有錢也買不到QQ)。 我們知道AMD一直都相當佛心,其AM4腳位從Ryzen 1000系列就沿用到現在的Ryzen 5000系列,讓玩家不需要每更換一代CPU就要再重新買一張主機板(看看隔壁I家...),而在理論上同樣AM4腳位的Ryzen 5000照說應該也能通用前代主機板才對。 不過實際上並非如此,官方在最初就表示舊款300、400系列主機板因為SPI ROM儲存空間有限,所以無法支援全新Ryzen 5000處理器,這讓300、400系列的主機板瞬間香味消散(舊用戶們的荷包...),但其實在Ryzen 3000系列推出時就有類似狀況,最終板廠也成功解決該問題。 也因為Ryzen 3000的先例,許多玩家認為Ryzen 5000無法支援舊主板並非技術上的問題,而是商業考量(向對手看齊嗎?),更讓許多AMD用戶相當不滿,而之後官方也退一步讓400系列主機板(B450、X470)可透過BIOS更新來支援Ryzen 5000系列,但更之前的300系列老用戶卻依然被放生。(頓時有種當初買了X370是我不對的感覺產生XD) 不過這次的最新消息則是為300系列的老用戶們迎來了一點曙光,近日國外論壇有玩家發現,知名板廠ASRock已經為部分自家X370版本發布了一版Version P6.61 Alpha BIOS,並表示可支援「Vermeer」、「Renoir」的Ryzen處理器。 其中Vermeer就是Ryzen 5000處理器代號,代表ASRock已經在測試讓300系列開始支援Ryzen 5000系列,而網友更直接附上實機BIOS圖,可以看到ASRock X370 Taichi在更新Version P6.61版本的BIOS後成功運行了Ryzen 5 5600X處理器。 雖然300系列能成功支援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對老用戶來說是一件令人興奮的消息,不過其他相關新技術如SAM(Smart Access Memory)功能還不確定是否也能完整支援,不過以SAM來說,依照自家AMD 400系列與對手Intel主機板即便是PCIe 3.0也同樣能完整支援的情況下,AMD 300系列要能啟用該功能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但這都只是小編的猜測而已。 另外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這些Alpha BIOS屬於開發階段的版本,實際上還是有可能會出現無預警的狀況發生,存在一定的風險,還是不建議一般玩家輕易去嘗試,反正現在Ryzen 5000系列也還在缺貨中,不妨等到官方發布正式的BIOS更新後再來升級也不遲。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